当前钢材供需矛盾不突出,铁水仍在增产周期,铁矿石的金额存在一定支撑。但是后续特别难看到终端需求大幅放量或外矿发运明显回落,铁矿石供需格局宽松难以证伪,价格预期逐步转弱。随着铁水见顶回落,铁矿石下行压力将增加。 图为螺纹钢表观消费 2月下旬以来,铁矿石经历了一段较大幅度的下跌,铁矿石2505合约在上周创下阶段性新低753.5元/吨,较2月下旬最高价844元/吨下跌90.5元/吨,跌幅10.72%,本周小幅反弹至790元/吨。目前黑色板块已确定进入“金三银四”,旺季需求的成色和铁水产量的高度将成为铁矿石后续的主要驱动。 需求逐步见顶 随着前期检修的高炉集中复产,上周铁水产量增长幅度超预期,环比大幅度的增加5.67万吨,至236.26万吨,处于往年同期次高水平。当前钢材供需矛盾不突出,炼钢利润在100~200元/吨,钢厂在利润的驱动下存在复产动力,铁水产量仍在上升周期。同时,近年来钢厂原料采取低库存策略,厂内铁矿石库存水平较低,春节后钢厂铁矿石库存维持在9100万吨左右,在高炉开工率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钢厂铁矿石可用天数持续下降,刚需采购存在韧性,为铁矿石的金额提供一定支撑。然而,铁水产量后续的高度存在较
贸易商A:主要做冷轧304不锈钢,月贸易量2000~3000吨,品牌主要是青山和德龙。该贸易商表示,现货市场对13500元/吨的价格接受度不高,目前观望情绪较浓,很多年前买货(约12500元/吨)的贸易商正在加快出货。现货价格涨幅小,该贸易商进行买现货卖期货套利操作。该贸易商认为不锈钢仓单压力明显,现货12500元/吨的低价难再现,不过上行驱动也有限。 贸易商B:有国企背景,主营钢材、水泥、沥青等工程物资销售,正从传统贸易向“黑色+有色”综合业务转型。目前不锈钢业务主要是为贸易商和不锈钢厂提供资金服务,会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该贸易商表示年后需求未显著改善。内需不温不火,出口有阻力,不锈钢价格上方空间存在限制,不过在国内宏观政策以及印尼出口政策支撑下,价格重心或上移。 贸易商C:只做卷板,常备库存1万吨左右,客户以终端为主。该贸易商表示很多现货在贸易商之间流转,并未被终端消化,上游产能扩张使供应增量超过需求承接能力。 加工商D:月加工量约6万吨,其中超3万吨是平板零售,其余用于批发、出口等。目前下游信心不足,均按需采购(选择零售而非整卷采购),零售业务稳定。有3个加工厂配合平板业务(全
三月中旬佛山地区不锈钢产业调研 2025年以来,不锈钢行业面临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出口贸易壁垒升级带来的挑战,印尼出口政策反复也对不锈钢市场有一定扰动。产业的人说,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中国不锈钢出口面临一定阻碍,且下游需求未见显著改善,供增需减格局延续令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终端企业不断压价,不锈钢生产利润持续压缩,价格上行空间受限,但在国内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印尼出口政策转向控制供应、提高价格背景下,不锈钢成本支撑较强,深跌的可能性也较小。 2025年以来,不锈钢行业面临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出口壁垒升级带来的挑战,也有宏观政策带来的机遇,此外,印尼出口政策反复也对不锈钢市场有一定扰动。3月中旬广州期货前往不锈钢加工和贸易集散地——佛山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不锈钢厂生产与订单、贸易商库存管理与实际成交、下游需求恢复等情况,涉及产业链多个环节。 供应集中度高 佛山地区使用的不锈钢大多数来源于青山和德龙两大钢厂,每月青山销往佛山地区的不锈钢20万~30万吨,德龙销往佛山地区的不锈钢在6万吨左右。在中国不锈钢总产能中,青山产能占比超过50%,德龙产能占比约20%,不锈钢供应集中度较高。 青山集团
1月,受能耗相关传闻影响,硅铁价格会出现阶段性上涨。2月以来,由于供需格局趋于过剩,硅铁价格偏弱震荡运行。展望后市,3月硅铁总库存或延续累积态势,4月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价格可能迎来拐点。 成本重心下移 1月至3月中旬,硅铁成本中枢阶段性下移。内蒙古产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从5964元/吨降至约5732元/吨,宁夏产区生产成本从5835元/吨降至约5624元/吨。从分项来看,各产区电价窄幅波动:内蒙古产区电价上涨0.0125元/度,至0.43元/度,宁夏产区电价上涨0.015元/度,至0.435元/度。硅石价格保持稳定,氧化铁皮价格则偏弱震荡运行。兰炭方面,宁夏地区市场小料主流价格为610元/吨,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180元/吨,折合对硅铁成本影响约225元/吨。 兰炭价格下降是硅铁成本中枢下移的重要的条件。兰炭价格与其原料块煤价格紧密相关。展望4月,国内煤炭产量预计会增长,但进口方面可能受限。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严控低卡劣质煤进口”的倡议,或导致进口煤增速放缓。同时,下游需求仍处于淡季,终端采购放量有限,动力煤供需或维持宽松格局。不过,港口煤价已逐步接近疆煤外运成本,边际成本存在支撑,煤价下跌速度可
A 反套逻辑 通过对螺纹钢期货上市后15年来一季度05与10合约(主力合约与次主力合约)的价差进行梳理发现,15年间,一季度,螺纹钢期货有9年呈现反套逻辑,6年呈现正套逻辑。 图为螺纹钢2010—2025年5月与10月合约价差走势(单位:元/吨) 一季度,螺纹钢期货05与10合约的价差多数时间呈现反套逻辑,问题大多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种原因是现实和预期的复杂关系。在一季度,终端企业复产的速度相对较慢,并且中央资金下达到具体项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虽然市场存在着对一季度末两会政策的预期,然而将这种政策预期转化为实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现实层面来看,年后企业复产会导致库存累积,同时冬储资源也面临着兑现压力。这一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05合约的基差容易走弱,进而产生交割压力。 另一方面,春节后煤矿逐步复产,供给的增量超过了需求的增量,这样的一种情况容易促使近月合约成本坍塌逻辑持续下去,从而对螺纹钢的估值产生拖累作用。 综合看来,反套逻辑的核心在于库存(反映现实情况)、资金(体现为仓单情况)与政策(涉及预期)这三者之间的共振。库存周期带来的压制、交割压力的实际落地以及政策与需求预期之间的博弈,最终形成了“
3月以来,螺纹钢2505合约价格整体呈现震荡回调态势,目前已经跌破重要的支撑位3184元/吨,较2月28日收盘价下跌166元/吨,跌幅4.98%。本轮下跌最主要的驱动在于宏观利多落地,现实需求回升偏慢,原料下跌导致成本下移,市场情绪转向谨慎。 宏观利多逐步兑现 根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赤字率、专项债、特别国债目标均有提高。不过,今年的预期目标与之前的市场预期基本匹配,宏观利多对黑色产业链价格的提振相对有限。后续政策将进入落地阶段,今年1—2月新增专项债5967亿元,同比多增1934亿元。资金额度充裕,财政发力靠前,逆周期调节力度逐步加强,为基建投资和钢材需求提供一定保障。 消费回升没有到达预期 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经济数据,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地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增速5.6%,制造业投资增速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9.8%。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5.48%,再次转负,新开工面积增速-29.85%,一下子就下降,说明房地产依旧处于调整周期,对用钢需求的压制仍在。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24年美国进口钢铁2622.47万吨,同比增长2.5%,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是美国进口钢铁的前三大来源国。 图为美国钢铁主要进口来源国占比(单位:%) 2024年中国钢铁出口比2023年增长超过22%,但出口至美国的占比大约只有0.8%,更多的钢铁产品直接出口到以东盟和海合会国家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即便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对中国钢铁出口的直接影响也非常有限。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出口钢材1.1106亿吨,同比增长23.0%。其主要出口目的地及占比分别为:越南11.5%、韩国7.4%、阿联酋4.9%、泰国4.6%、菲律宾4.5%、印度尼西亚4.3%、沙特阿拉伯4.3%;对越南和韩国出口合计2092.59万吨,占比为18.8%。 图为2024年中国钢铁出口去向 假设2025年美国对进口钢铁全面加征一定的关税,只要我国采取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措施,按照市场普遍预测压减5000万吨,那么即便在2025年中国钢材出口总量锐减45%的极端情况下,中国钢铁市场仍能实现基本供需平衡(前提是2025年中国钢铁内需保持韧性)。 不过,据我的钢铁网数据,2024年我国对美间接出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地理政治学风险缓和 特朗普政府再次展现了其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当地时间3月11日,美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表示,12日不会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征收50%的关税。当天早一点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指示商务部长对加拿大出口至美国的所有钢铁和铝产品征收额外的25%关税,令其总税率提升至50%,并将于3月12日生效。 同日,美国和乌克兰高级别代表团在沙特吉达的会谈结束,随后美乌发表联合声明。根据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美乌会谈达成多项成果。 有分析的人说,地理政治学风险和美国关税政策或持续扰动商品市场,短期需关注市场情绪变化。 来源:期货日报网
目前,螺纹钢总库存即将进入去化阶段。为了解节后去库存阶段与价格涨跌的关系,笔者对2012—2024年农历春节后的去库阶段钢材市场价格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供给弹性决定波动幅度 2012年,螺纹钢社会库存由903万吨下降至528万吨,价格由4220元/吨下降至3720元/吨。 2013年,螺纹钢社会库存由1095万吨下降至597万吨,价格由3640元/吨先下跌至3200元/吨,随后反弹至3480元/吨,去库阶段价格呈现下跌局面。 2014年,螺纹钢社会库存由1038万吨下降至508万吨,价格由3180元/吨下降至2760元/吨。 2015年,螺纹钢社会库存由802万吨下降至459万吨,价格由2340元/吨下降至2000元/吨。 2016年,螺纹钢总库存由966万吨下降至637万吨,价格由1920元/吨上涨至2950元/吨。 2017年,螺纹钢总库存由1212万吨下降至622万吨,价格由3490元/吨先上涨至3750元/吨,随后下跌至3280元/吨,去库末期价格反弹至3760元/吨,去库阶段价格整体呈现上涨局面。 2018年,螺纹钢总库存由1426万吨下降至663万吨,价格由3860元/吨先下
一、宏观展望 1.两会前政策预期偏积极 短期来看,随着两会逐步临近,市场的政策预期以及“政策小作文”偏积极一些,国内宏观政策也存在一些利好消息,一是高层召开了非公有制企业的座谈会,表达了对民营经济的支持,二是近期各种利好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政策陆续出台,比如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举措、优化消费环境和稳外资的行动方案等,国内经济氛围转暖,A股继续反弹,整体经济预期的向好对黑色商品的价值具有一定支撑,后续要关注两会政策内容及政策执行情况。 2.关注货币政策落地情况 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实体经济活力逐步增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年以来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M1、M2去年9月以来已经见底,2025年1月,M2增速基本稳定在7%附近,M1统计口径结合真实的情况进行了调整优化,1月的同比增速为0.4%;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后续仍需进一步观察货币政策是否进一步宽松